许多第一次考研的同学也许还不清楚研究生录取类别分为“定向就业”&“非定向就业”,这两者有什么区别?该怎么选呢?
01丨定义
1、定向就业
定向研究生又称定向培养研究生,指由国家按照计划招收,在招生时通过合同形式明确其毕业后工作单位的研究生。
这就表明,后期10月网报时需要填写“定向就业单位所在地、定向就业单位”,毕业后回原单位。
录取前考生工作单位、录取学校、考生本人三方签署定向培养协议。其档案、人事、户口、工资关系仍留在原地,考生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无派遣证及报到证,不能参加校招)。
2、非定向就业
非定向研究生是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培养。
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招生单位及所在地省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就是我们大多数应届毕业生通过校招、社招落实毕业去向,招生单位及所在地省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02丨就业方面
1、档案转移方面
定向就业的硕士录取后档案无须转至学校,其户口、工资、人事等关系也在原单位。
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生录取后须将档案转至学校,包括党员档案、党组织关系、团组织关系和人事档案等,学校会给你妥善办理一切(就像读大学本科时一样)。
2、就业方面
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说白了就是要有工作,需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签署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无派遣证和报到证,直接按定向协议就业(一般是回定向单位就业)。
非定向就业的研究生毕业后按照本人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即上文提到过的校招或者社招。
3、奖助学金
定向研究生一般在校就读期间不能享受奖学金、助学金等。
非定向的学员在校期间能享受国家规定的奖学金和其他生活待遇。
03丨定向就业的报考分类
1、统考非全日制
非全日制硕士生基本上都是按“定向就业”类别录取。
2、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报考教育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的考生,需参加全国统考,学校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要求,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划线”等特殊措施招收学生。
报考类别须为“定向就业”。但是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仅在部分学校有限的专业里施行,所以大家还要看好招生简章的具体要求哦~
3、强军计划
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校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决定实施"高层次人才强军计划",在国家研究生招生计划内由部分地方普通高校为军队定向培养一批硕士研究生。就是国防生的一种。